【“港”好有名师】专访张国立:本土情怀 国际视野 学在港外 奔赴未来
前言:各位网友大家好!
教育兴“港”,人才带动。聚焦航空港区教育系统涌现出的教书育人楷模,展示航空港区加快人才建设、打造教育强区的决心信心。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原大教育》推出策划《“港”好有名师》,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郑州航空港外国语高级中学校长张国立。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节目视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十六字箴言是教育之圭臬(guī niè),亦是张校长三十五年杏坛生涯的真实写照。他扎根教育沃土,在郑州外国语学校辛勤耕耘二十余载,担任郑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十三年。2023年8月,他肩负起新的使命,出任郑州航空港外国语高级中学校长,继续在教育的征程上书写辉煌篇章,引领莘莘学子逐梦前行。
作为一名正高级教师,他在教育领域的建树丰富且多元,不仅是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国培计划”特聘专家,还担任洛阳师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先后荣获了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著有教学专著十余篇。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样一位备受尊崇的教育领航者,倾听他在教育征程中“燃薪点灯”的动人故事,领略一位教育实干家的非凡风采与教育情怀。欢迎张校长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问题1:张校长,郑州航空港外国语高级中学作为港区的新兴力量,虽落地不久,却已在众多学校中崭露头角,您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吗?
好的。郑州航空港外国语高级中学是郑州外国语学校集团校,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航空港区开办的一所郑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高中,是由郑州市财政全额拨款的一所全寄宿制管理学校,面向郑州市第一批次招生。学校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淮海路66号,占地面积123亩,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总投资5.2亿元,比同类新建校多投资2个多亿。学校建设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场、游泳馆及其他附属设施和人文景观等,校园规划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设,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硬件保障。
学校2023年首次招生6个班,300人;2024年招生10个班,500人,目前在校学生共计800人。自办学以来,在郑州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港区管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快速发展,打造了一所高起点、高定位、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型、学术型、创新型多样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高中,带动区域发展的社会效益初显。凭借出色的教育科研成果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先后荣获了2023年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24年航空港区文明单位。
问题2: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定位,您能谈一下港外的办学定位吗?
作为一所新建校,港外自诞生之初,便肩负着独特的使命与期望。在办学定位的探寻过程中,港外始终将“传承郑外,对标郑外”确立为学校发展的鲜明指引。
总的来说,“港外”对标“郑外”高中本部,传承和发展郑州外国语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一直以来,“港外”秉持着“一个中心”“两个服务”“三全管理”“四干精神”“五字方针”“六个统一”的理念,秉承着“团结、求实、创新、奉献”、“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风校训,矢志培养“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并重,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的高素质预备人才”。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每所学校都在努力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路径,“港外”则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全面发展且独具个性成长空间的教育平台。
问题3:都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与灵魂所在,张校长,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的教师队伍吗?
好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因此,港外极其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我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由郑外集团校优秀教师、全国各地省级示范性高中骨干教师、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优秀公费师范生或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三部分构成。学校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市级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具有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35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16人。
学校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与郑外本部的每周教研、专业培训、教学竞赛等。过去一年,我校两名教师荣获全国作业设计与实践大赛一等奖、两名教师获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一等奖、一名教师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一名教师获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一名教师的三项省级课题、五项市级课题成功立项,两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项。习总书记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强国新征程,我们教育工作者,亦将不忘教育之本,牢记育人育才初心使命,奋楫笃行,薪火相传,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问题4:张校长,您刚刚提到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能不能谈一谈学校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好的。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们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教育现代化更不能忘记初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为了做好育人工作,港外实施了“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机制,把促进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管理创新,形成“人人都是主角”的校园氛围。同时,学校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给予学生现实关切,用“入心”的教书育人、“暖心”的关爱陪伴、“走心”的管理服务打造“有温度的教育”。
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在夯实国家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石之上,我校深度挖掘并开发了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涵盖人文社科类的经典研读、艺术领域的绘画与音乐鉴赏、科技范畴的编程机器人与实验探究,以及体育竞技维度的各类运动项目等,这些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与特色发展;
实践活动拓展领域,学校积极搭建各类展示平台,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艺术展演、体育比赛等活动。每周四下午为我校的“社团活动日”,这天港外现有的二十余个社团会在老师的协助下开办各类活动,心理社开学初组织了心理剧表演,篮球社、羽毛球社举办了校内友谊赛,“模联社”、舞蹈社、传统文化社、英文演讲辩论社等活动也正有序开展。
当然,孩子们也佳绩斐然,成果丰硕,在2024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的舞台上,我校6名学生凭借卓越的国际视野与出色的交流思辨能力,荣获“国际理解力特别提名”奖;另有5名学生设计的“我的校园生活”海报作品被《疯狂英语》杂志(全国核心期刊第四版)收录、1名学生的作文被《英语街》杂志收录、3名学生分别获得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省级一、二等奖。总的来说,不管是课程编排、师资调度,抑或文化活动的开展,港外都紧密围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为孩子们的茁壮成才铺就成功底色,以满溢温度的教育笔触,培育心怀壮志、饱含情怀的逐梦之人。
问题5:张校长,您刚刚谈到学校开设了很多科技课程,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能不能谈一谈学校的教育特色。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校从信息网络、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入手,以创新力提升为抓手,聚焦“硬件设施、优质资源、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四个维度,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项目,为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栋梁之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端实验室引领科技教育前沿。港外高度重视科技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合作建设了国内外一流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客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专家讲座拓宽学生科技视野。学校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专题讲座8场次,内容涉及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
学生社团搭建科技实践平台。我校注重将科技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以每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日为例,学生们可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自由选择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制作、3D打印、物联网技术、无人机等活动。
馆校合作搭建科技实践桥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我校积极与科技场馆合作,搭建校外科技教育基地,让学生实地走进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考察学习。2024年,我校入选河南省科技馆首批馆校合作校。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科技特色教育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建设智能化校园,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与综合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感谢张校长的精彩分享!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出路在创新,关键在人才,根基在教育。在推动航空港区大发展进程中,相信每一个航空港区教育人,都有义不容辞的担当。我们相信,在张校长的带领下,郑州航空港外国语高级中学定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稳健的步伐,向着更高的教育目标奋力前行,为航空港区的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胸怀天下的栋梁之材。
本期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