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教育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大教育 > 名校有约 > 正文

【名校有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招生组组长王永泉

发布时间:2024-04-15  来源:   
2024-04-15  中原大教育

  前言:权威的高招信息,详细的专家解读,欢迎收看本期的《名校有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重要学院,拥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河南招生组长王永泉教授,探讨学科发展前沿,向各位家长和同学们从各个角度阐述学院和专业的育人特色。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节目视频

  本期要点:

  问题1:王院长您好!我们了解到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最具影响力的学院之一,百余年来培养了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为代表的25位院士以及数以万计的各界精英人才,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学科影响力。您能否用一句话并附加几个关键词?为我们初步概括一下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整体特色和核心优势。

  回答:如果用一句话描述西安交大机械学院的特色和优势,我想可以概括为“底蕴深、师资优、平台强、声誉美”。这里涉及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历史。今年已经是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教育的第111个年头了,所以机械学院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又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整体西迁,这种历史的传承,赋予了机械学科深厚的底蕴,也给了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开拓进取极大的底气。第二个是师资。所谓大学者,首在乃有大师之谓也。目前机械学院拥有全职院士3位,双聘院士7人,有ASME、IEEE等会士15人,各类国家级人才55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约30位是青年人才,他们承载着学科未来发展的希望。当然,对现代大学尤其是工科学院来说,“大楼”,也就是硬件条件也很重要。所以第三个关键词是平台。机械学院目前拥有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1个国家或国际级的科研教学平台,以及2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这为我们建成一流的创新高地提供了丰富的平台资源。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学科声誉。大家都很关注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我们也很自豪,没有辜负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期望,在这一轮评估中西安交大机械学科再次跻身第一方阵。从国际声誉看,我们在上海软科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从2021年起连续获评全球第一;在美国USNews最新的全球机械工程学科排名中位列国内第一;在泰晤士排名中也被评为A+。这些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的维度,相对客观地展现了我们的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也给了我们持续奋斗的自信和动力。

  问题2:最近10年,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机械工程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些新技术为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许多的考生和家长一定非常想了解交大机械是如何看待这些变革、挑战和机遇的?

  回答:机械工程既是一个传统学科,又是一个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焕发青春活力的学科。它先后经历了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学科的内涵和边界也在不断深化和重构。我们的科研布局和人才培养必须跟上,乃至去引领这种变化。

  从2019年开始,机械学院利用学校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契机,率先在创新港建成高端装备研究院。学院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重构基层学术组织,建成28个紧密合作的科研团队,打造形成了高端制造装备设计与制造、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微纳制造与智能传感、重大装备智能运维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高地。在这些特色优势方向的基础上,又先后布局了像生物制造、脑机接口机器人、新型航空发动机与航天动力装备、海洋装备这样一些面向前沿技术与战略产业的新赛道、新方向,积极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要求。

  此外,我们还非常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去年年底与国内先进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共建了校企联合研究院,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新模式,共同推进机床行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总的来说,面向未来,百年机械学科整装再出发,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定位“顶天,立地,惠民”,努力做好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传统学科转型发展这篇新文章。

  问题3:据我们观察,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推动制造业的业态和模式发展产生革命性变革。以制造业为例,未来产品周期将会越来越短,个性化产品需求更加迫切,并且一些关联的技术,如新材料、新制造工艺、智能传感器、云端应用等,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句话来概括,未来的制造业将全面走向智能制造。我们想请教一下院长我们的人才培养是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发展和需求,并且引领这种变革?

  回答:在产业领域,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和业态。为适应未来对于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机械学院也一直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自2012年起,学院率先建成了国内首个大学版智能制造实验平台。从2019年起,机械学院开始在学校的工科拔尖班人才培养班——钱学森学院工科实验班下设置“智能制造”专业模块;2020年,向教育部申报并获批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2021年起,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方向。2022年9月,普通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随机械大类正式招生。这样,就形成了面向不同对象,以专业群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

  开设了智能制造专业,原来的专业怎么办?实际上,不论是机械工程,还是车辆工程、工业设计,都面临着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的任务。比如机械工程和智能制造,目前只是几门课程的不同;它们虽然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本质是一样的,因为机械工程就是支撑制造业的基础专业,它最核心的设计、加工、控制、运维等技术,都需要进行智能化的改造。再比如车辆工程,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就特别关注了未来汽车向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转型的趋势,相应地对课程体系做了比较大的修订。

  所以,西安交大机械学院4个本科专业都是好专业,都值得报考。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都是国家一流专业。智能制造工程因为是新专业,没有来得及参加一流专业评选,但在软科去年发布的专业排名中,西安交大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名列全国第一。其他三个专业也都跻身全国前三。

  问题4:未来的“智能制造”对于从业人员尤其是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单一技能,而更多地体现为多维度、综合性的能力和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契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想请教一下院长,除了专业层面上,我们机械工程学院的同学还需要具备哪些特别能力?如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回答:除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我认为学生还需要培养一系列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首先,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全局与结构性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学生需要具备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把握问题的全局,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制定出全面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创新能力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学生需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方法,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创造出更具价值和影响力的成果。

  协作与沟通能力也是学生必须重视的能力,以便在团队项目中,能更有效地达成共识和合作。

  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则是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最后,批判性思维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应该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具有自己的主见和坚持。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西安交大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内较早并持续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在2016年中国加入国际上最大的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之后,这种认证意味着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国际工程教育质量标准的实质等效。而在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中,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就是一名优秀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就包含了以上这些通用的、非技术性的能力。在未来智能制造的业态下,这些能力将会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问题5: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工程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国际社会上,机械工程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机械工程产业,以提高本国的工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国家当前在机械相关的领域是怎样的一个政策和导向?对于我们机械学科的学子来说,是不是未来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回答:我们都知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把制造强国作为战略目标积极推进。而机械工程以制造科学与技术为核心,为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提供着最主要的学科支撑。刚才已经提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学科不再是单纯的机械制造和工艺设计,而是呈现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衍生出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智能制造就是这种科技革命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的历史交汇。

  面对未来,对机械学科的学子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方面,在传统制造业之外,我们的毕业生可以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等领域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我们学院10级的本科生张朝辉,2016年师从国家领军人才梅雪松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开始在机器人领域自主创业,创办了优艾智合机器人公司。这个公司现在做得很好,比如作为全球唯一供应商,为世界500强的米其林轮胎提供巡检机器人。张朝辉同学本人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荣登“2020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这就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勇立时代潮头的科技型创业人才。

  然而,挑战也同样严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学科的学子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刚才实际上已讲过这个问题。

  总之,机械学科的学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问题6:考虑到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入交流,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主要策略、实施路径以及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吗?这些合作对于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学科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回答:机械学院积极与国际知名学府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比如,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代表性的如“中法4+4”项目、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合办的双学位项目,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学院合办的暑期交流项目,与美国密西根迪尔本分校、德国汉诺威布尼兹大学等合办的3+2联合培养项目,等等。

  在国际联合办学方面,大家都知道西安交大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合办的国际联合设计创新学院,这个学院目前有两个招生专业,其中工业设计这个专业就是由机械学院来提供国内师资与教学支持的。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中意两国在工业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拓展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学院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国际教育学院,每年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能制造工程”方向本科留学生30人。这些留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国家,他们在这里学习、交流、成长,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未来,我们会继续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问题7:我了解到交大的机械工程连续几年的软科世界排名都是全球第一,咱们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国内外的升学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回答:作为研究型大学,机械学院本科毕业生每年国内升学和出国深造的占总人数的70%以上。以最新的2023届本科毕业生为例,285名毕业生中,国内升学181人,出国出境19人,签约就业66人。国内深造的学生一般就读于西安交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航工业研究所等国内一流高校及研究机构;出国、出境深造的学生主要去向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密歇根大学、亚琛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这样的国际名校。

  签约就业单位多为制造业企业,分布于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能源动力、医疗装备等重要行业领域。代表性就业单位有华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电子工业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当然,还包括刚才提到的张朝辉和“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杨涛等高科技创业人才,以及优秀选调生等。总之,充分体现了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和竞争力强的特点。

  本期嘉宾: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