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教育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大教育 > 教育头条 > 正文

滑县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教师培训,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20  来源:   
2024-09-20  中原大教育

织密完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让校本研修常态化、长效化

以教师需求为导向

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教师培训

近年来

滑县全链条赋能教师发展

推动教师培训成果高效转化

能力有效迁移

作用持续发挥

真正实现

培训一人、提升一校、辐射一区

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

  滑县:大培训、全服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9月9日至11日,滑县“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4个小组深入该县牛屯镇、大寨乡、白道口镇等8个乡镇开展“国培计划(2024)”滑县送教下乡精准培训项目训前调研活动。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训前调研活动是‘国培计划’开展的前提和基石,不仅为我们找准了培训的着眼点和切入点,还为优化培训实施方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滑县教育局副局长、滑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马效令向教育时报记者介绍。

  通过交流,教育时报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滑县已连续7年承担“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精准培训项目,涉及初中语文等10个学科,共组建57个班,辐射2850名学员。在培训中,滑县教师进修学校用最高规格和最接地气的培训,引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输血”转型升级到“造血”,促进该县教育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抓管理、抓教学,“研训赛一体化”学科工作坊助力教师内涵式发展

  滑县是人口大县和教育大县,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33所。为构建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2020年起,滑县整合教研、培训、电教资源,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研训赛一体化”学科工作坊建设和校本研修活动,遴选出中小学“研训赛一体化”校本研修先进学校培育对象52所,并进行了阶梯式培育。

  在推进中,全县中小学教师分学段、分学科组建了258个工作坊,打造了各学科核心引领团队,规划了17个学科五年聚焦“课型实验”的学科研修主题,开展了聚焦主题的学科研修活动。

  结合实际,滑县各校初步提炼出了一些本土化研修模式。例如,滑县向阳小学“1+1+X”校本研修模式,即1个办学理念(向阳花开,朵朵精彩)、1个研修主题(每学年一个)、X个校本研修活动(聚焦主题下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青蓝工程”、课题研究和特色课程开发等)。滑县万古镇初级中学的“1223”模式,即1套校本研修制度、2项集体研修培训、2项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观课议课)、3个名师工作室引领。由“请”到“送”,为学校、学员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提升了培训团队的服务意识。

  “抓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校本研修,促进内涵发展。近年来,我们不断整合各部门资源,自2022年启动‘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以来,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教师发展道路,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较大提升。”滑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韩建强说。

  通过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项目,滑县进一步突出教师培训县域主体责任,统筹整合各级教师培训资源,建立分层分类分岗教师培训体系,五级联动,高质量开展全员培训。

  连续两年的项目实施和引导,让滑县逐步掌握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金钥匙”。该县不仅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深度协同,不断优化教师培训供给,推动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同时,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教研、电教等资源在协同实施教师培训项目中实现资源融合、一体化建设,还建立了以教师培训中长期培训规划为统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为中枢,高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和“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为基地,系列培训项目为支撑的县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通过‘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与‘研训赛’工作融合推进,我们成立了一个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第一个教师培训五年规划,打造了一支县级培训师团队,建立了一批教师发展基地,出台了一系列‘选育用评’制度。这5个‘一’的建设,织密完善了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了校本研修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全县研修氛围更加浓郁,研修生态更加良好。”马效令感慨道。

 

  “点啥上啥,要啥有啥”的“菜单式”“订单式”培训全链条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滑县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评价为引领,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创新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教师培训,全链条赋能教师发展,效果显著。

  “这种通过‘点菜’获得自己想要课程的培训方式,更精准且接地气。‘菜单’上专题多、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点菜’。培训过后,乡村教师受益颇多。”滑县牛屯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李咏梅在谈到该县的“菜单式”培训时感受很深。

  李咏梅所说的“菜单式”培训,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教师发展需求,以及不同学龄段学生成长需要,设计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全覆盖的培训课程,让有个性化需求的老师通过“点餐”方式选择培训项目。

  而与之协同的“订单式”培训则针对不同乡镇、学校、教师群体,由他们结合本乡镇学校校本研修、教师发展等具体需求,自主设计培训内容,上报承担培训主体,由培训主体结合需求,邀请所需内容领域省内外专家精准开展培训,切实服务学校和教师专业提升。

  每学期伊始,滑县教师进修学校就会对各乡镇教师培训需求进行统计,根据“订单”需求,开展专题研究、系统备课,新学期统一开展培训授课。

  “菜单式”“订单式”教师培训,是该县探索实施的教师培训制度,更是该县“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成效之一。此举让产品和需求匹配,基本实现“点啥菜上啥菜,要啥菜有啥菜”,助力培训更精准、更优质、更具有针对性,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菜单式’培训为一线教师的所需而培,一改往日培训方式,对培训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训师也将努力提升自我水平,把握好‘菜’的‘火候’,让一线教师能培有所获、培有所用。”滑县教师进修学校数理研修部主任李金朋说。

  不仅如此,该县更是将学员评价放在重要位置,强烈认同学员评价最能真实反馈教师培训成果。培训后,滑县教师进修学校会及时展开无记名学员评价,通过学员评价,了解培训成果、明确培训方向,并在现有培训经验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全面提升“菜单式”“订单式”培训质量,打造更优质的培训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培训课程,对菜单进行‘扩容’;设置自主学习模块,让教师能够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学课程;打造互动交流平台,让教师通过平台线上分享培训心得;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对培训教师的课堂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着力打造教师培训的品牌,让其成为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王牌。”马效令说。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专家智库,让教师成为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核心力量

  在“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与本土“研训赛”工作融合推进的过程中,滑县为助力完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探索创立了教师培训“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

  所谓“一二三四五”,即围绕“做有情怀、有深度、有特色、有实效的培训”这一理念,按照课程内容,同步开展两类培训(以通识类培训和专业类培训为主),实施三项措施(精准训前调研、严格训中管理、强化训后跟踪),抓住四个重点(建强培训教师队伍、开发精品培训课程、打造特色培训项目、完善培训评价机制),打造五级体系(“国培”示范引领、“省培”重点培育、“县培”全员推进、“乡镇培”区域助力、校本研修落地),旨在通过培训,助力教师成长,进而助推学校发展,成就学生未来。

  “去年8月,我有幸到信阳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培计划(2023)’项目县(滑县)小学班主任研修班。培训的主题班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工作室运行等不同的课程专题,给予了我沉甸甸的收获。时隔一年,当时的收获也已转化为如今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滑县半坡店镇南街小学教师李艳向教育时报记者分享自己成长的喜悦。

  不仅如此,该县还制定了教师培训“选育用评”管理制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注重学用结合、学用转化,通过“精准选、精心育、精确用、精细评”的模式构建,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教师培训成果高效转化、能力有效迁移、作用持续发挥,实现培训一人、提升一校、辐射一区的目标。

  “不仅对教师有制度有要求,更对培训师有严格的业务标准。自开始‘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以来,我们培养了一支由优秀教研员、培训教师和一线名师、名校长组成的54人培训师队伍,成为滑县本土的专家智库。”滑县教师进修学校专职培训教师王长丽介绍,“这支队伍通过多途径打造,达到了‘三能三会’,即能设计、会管理;能主持,会讲座;能引领,会指导。”

  组织教研员送培下乡两年举办了78期,覆盖全县23个乡镇;督导教师发展基地建设,把脉问诊,并使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在参培教师的学用转化上,创新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参培教师及教师发展基地的考核结果全部纳入了县教育局年终综合评估……在专业化成长这条道路上,滑县让每位教师发展得“盆满钵满”。

  “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强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创新高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积极促进教学提质,高效引领学校发展,以教师培训的‘滑县’品牌,赋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更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反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滑县教育局局长陈卫民如是说。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