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有形有感有效教育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思想特点,围绕主旋律,坚守主阵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主题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教育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形:构建实体化、多样化的教育载体
坚持政治引领。学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精神宣讲等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师生主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烙印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和本能反应。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手抄报、趣味活动、PPT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展现多元文化交融汇聚的魅力,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组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前往新郑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有感: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激发情感共鸣。同学们通过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分享发生在身边的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同胞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通过参与知识竞答,学习了各民族的文化、服饰、风俗特色等知识内容,了解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民族团结进步观念深入人心,产生了情感共鸣。
发挥榜样引领。通过表彰奖励、宣传报道等方式,邀请民族宗教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宣讲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表彰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学生,发挥他们的榜样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来。
有效:确保教育取得实效
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方案,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有关工作考核体系,定期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效果,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
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教学改革,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里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高各民族学生的知识素养,厚植家国情怀。优化课程设置,将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与历史等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民族认同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民族问题研究,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