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华大学的“追光少年”河南学子温家星被写进清华招生宣传片
6月7日,高考进入30天倒计时,清华大学发布2020年招生宣传片《追光少年》,这个动人的故事改编自清华大学“天格计划”真实事件,讲述了一群21岁的少年自主研发卫星载荷,并发射到了太空,其中主人公原型温家星是从河南走出去的一颗“明星”。
温家星
追光少年有个“卫星梦”
温家星毕业于河南省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是清华大学2013级工物系本科生中物院定向生,2017级工物系—中物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天格计划”学生兴趣团队发起人和首任队长。
2016年10月,温家星在工物系曾鸣副教授、冯骅教授的共同指导下,自主选题提出了“引力波暴电磁对应体探测网”,并发起了“天格计划”学生兴趣团队。
谈及“天格计划”,温家星告诉记者,它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探测近邻宇宙中中子星及其及其引起的伽马射线暴,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基础科学前沿的科研实践项目,同时也是一个以学生兴趣团队为形式的、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作为“天格计划”学生兴趣团队首任队长,他将工物、物理、航院、电子和机械等35名同学很好地组织起来,开展“天格计划”科学论证及原型系统设计研制工作。学生团队分为科学组、载荷组和卫星组三个小组开展工作,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半年时间,他组织带领“天格计划”学生团队组织了上百次学术讨论,完成了科学论证、撰写两万余字科学建议书,完成了基于溴化镧的探测器原型设计以及组网定位模拟,邀请了兴趣团队导师团各位导师以及国家天文台袁为民研究员、南京大学戴子高教授、中科院高能所刘聪展研究员以及 LIGO 合作组成员加州理工大学陈雁北教授等多位教授进行报告或交流。
披荆斩棘 获清华校长实名鼓励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7年挑战杯科展上参观“天格计划”
2017年4月,温家星及“天格计划”学生团队完成科学报告与第一代原型系统,获得清华大学第35届挑战杯特等奖。2018年1月18日,温家星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在清华大学首届年度科研创新交流会上向邱勇校长等校领导口头汇报“天格计划”学生团队的研究进展情况和科学目标。会上,邱校长鼓励他:“我欣赏你们作为本科生挑战前沿问题的勇气!”温家星则信心满满地回应:“2018年,我们的目标是要发射第一颗卫星!”而他也确实为之努力奋斗做到了。
成功背后,汗水的铺垫总是沉默的。作为团队队长,他主动扛起繁杂困难的技术工作,完成了从光产额标定、晶体反射膜包覆、SiPM光耦合,到电子学低噪声读出、电子学可靠性设计等探测器晶体、SiPM和电子学系统的全套设计、研制工作,并组织带领团队完成了探测器机械结构设计和固件程序编写工作。
为了理想的实验结果,探测器设计方案一再改进,温家星无数次在实验室通宵实验,与导师团的老师们反复讨论、优化探测器设计方案。在临近发射的几个月里,眼看着交付正样的日期越来越近,系统调试却频频出现问题,连指导老师都说,可能天格首星赶不上10月底的发射了。“虽然想法上有过放弃,但行动上依然在一直努力”,温家星回忆起在实验室通宵的日子时坦言,“很感谢曾经坚持下来的自己。”
清华是一片热土 待意气少年来归
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天格计划”学生兴趣团队的首颗实验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
对于梦想的坚持,让属于清华同学自己的“天格计划”首星最终闪耀在星空中。
而后,“天格计划”学生兴趣团队在清华大学工物系、天体物理中心、清华大学团委、清华大学科研院的支持下,在温家星的带领组织下,形成了包括2013级至2018级、7个院系不同学科的几十名本科生同学的兴趣团队。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2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也逐步加入“天格计划”并形成天格联盟。
在清华的第一个百年里,一个又一个追光少年从清华园走向星辰大海,留下一片灿烂。2020年,清华大学启动“强基计划”,发掘新时代的追光少年,瞄准国家关键领域的重要突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每一个你都是追光少年,每一个你都有深埋于心的梦想,寻找热土,任其生长。”温家星说,愿每个少年,都有闪闪发光的梦想,而清华大学便是热土,待意气少年来归。